借我一生小说网免费提供高质量借我一生最新章节 |
|
优酷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借我一生 作者:余秋雨 | 书号:43251 时间:2017/11/4 字数:21167 |
上一章 墓地和法院 下一章 ( → ) | |
二○○二年四月十五⽇下午三时,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在穿越海上沪太路、灵石路的道口时突然摔倒在马路央中,不省人事,満脸鲜⾎。路人立即打110专线电话警报,很快就有救护车把他送到附近的同济医院抢救。 老人在脫离危险后被包扎,瘦削的脸上着绷带,绷带上渗着⾎迹。⽩发凌,⾐衫不整,言语迟钝。医务人员一时问不清他的⾝份、住处,便让他一个人蜷缩在病上,等待家属来寻找。但是,他们估计,这更可能是一个没有任何人来寻找的年迈流浪汉。 这就是我爸爸。 那天,爸爸、妈妈一起上街,妈妈拐到一家杂货店买东西,爸爸不愿意在店门口等,就独个儿穿越马路回家了。妈妈在店里,完全不知道路上发生的一切。她只知道爸爸已经回家,便放心地一家家商店连着逛,这是她一生中最后悔的一次逛街。 终于,躺在病上的爸爸发出了轻微的声音。护士一听,是一串号码,而且听起来很像是电话号码。照着一拨,找到了我的弟弟。 当时,我在京北,我的子在另外一座城市。等到我们回到海上,知道情况后急急赶去探望,爸爸居然能起⾝,站在那里接我们。 摔了一跤,一番腾折,本来已经是一把骨头的爸爸显得更清瘦了。他穿了一⾝旧中山装,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庒住了包伤口的纱布。我摘下他的帽子看了看,便问起出事那天的种种细节。爸爸口齿清晰地叙述着,我听了一会儿便开始走神,总觉得今天的他,是从远处走来的。 远处?哪儿呢?我疑惑了。 我一遍遍重新打量着爸爸,终于明⽩,问题出在那⾝旧中山装。爸爸这些年像一般老年人一样一直穿那种休闲式的布夹克,我们看惯了,今天,他大概怕自己受伤后的衰相让我们担懮,纔特地换了一⾝旧制服。这一换,他就回到了三四十年前,那时的他,基本就是这个模样。而且… 我从椅子上猛地站起⾝来,一步走到爸爸跟前,用手去摸他穿着的旧中山装,特别是摸那肩。妈妈在旁解释道:“他受伤后怕冷,这件旧⾐服厚一点。” 我的手已经摸到了旧中山装肩上的那块漆渍。不错,深棕⾊的,像湾台地图! 我再一次打量了一下爸爸,轻轻叹一声:“这⾐服,四十多年了!” “四十多年?”我子大吃一惊。 “那时他被选为民人陪审员,做了这套制服,穿上的第一天就沾上了这块漆渍…”我想说下去又语塞了。我不能当着爸爸的面告诉子“文⾰”中爸爸曾在隔离室几次索要这套制服,准备穿着它杀自。 但我还是说了下去:“一九六八年我下乡前到隔离室与爸爸告别,爸爸就穿了这套⾐服,人也像现在那么清瘦,这也三十多年了…” 我这一说,爸爸和妈妈像突遭雷击一般,剎那间成了泥塑木雕。 爸爸终于回过神来了,低头看了看这套旧制服,自言自语地问:“是这一套?” 我面对穿了这⾝旧制服的爸爸,庒抑不住要说一句话,这是几十年前面对这⾝制服时该说而没有说的。我说:“爸爸,你很了不起,面对暴力,強硬不屈。” 爸爸眼中又出现了我们过去见过的神采,但很快又黯下来了,他轻声说了一句:“我这种态度苦了你们,苦了全家。” “没有!”我说“你和叔叔带了头,我们也跟着一路強硬下去,反而简单了。” 我与爸爸常常见面,但与这套制服的最后一次见面却隔了整整三十四年。那次站在这套制服前的我強硬到什么程度,本已淡忘,不久前却被胡锡涛先生的那篇回忆文章重新搅起。现在连我自己也无法想象了,一个立即要以自己的体力劳动养活八口之家的年轻人,怎么可能会在下乡前的极度卑微、极度饥饿中,坚持最后一分锺的学术立场,读完最后几页英语经典? 这真是二十二岁的我? “你下乡前一天到隔离室来看我,手里还拿着一小束⽩花。”爸爸说。 “⽩花?”我完全忘了。 “造反派指着那束花对你说,不能给打倒对象献花。你说,你是到古北公墓去献给叔叔的。” 这下我想起来了,说:“是的,匆匆忙忙看了你,就去古北公墓。当时觉得路很远,要换共公汽车,中间在虹桥路上等了很久,冷得缩肩跺脚,就是现在海上市中级法院那里…” “中级法院搬到那里去了?”爸爸问“我做民人陪审员的时候,中级法院在福州路外滩。” 他这么一说,我又想起,家里谁也没有见过他在法院当陪审员的样子,只记得他穿着这套制服做“被审员”不是被法院审“文⾰”时期没有正规法院。他的法院在外滩,那简直是一个太远的梦了。 我又看了一下爸爸。爸爸垂着眼,但制服看着我。 眼前是一九六八年冬天的图像。两个⾎汉子,两个余家长辈,一头是隔离室,一头是墓地,我站在中间,寒风刺骨,手上拿着一小束⽩花。 现在,这地方造起了一座法院。 法院… 如果一直有真正的法院,灾难能避免吗? 爸爸对此历来悲观。 我比他好奇。为什么法院恰恰造在隔离室和墓地中间?为什么正好出现在一九六八年冬天我缩肩跺脚的地方? 曾有很多朋友一再鼓励我,到法院起诉诽谤者。理由是:任他们猖狂,天理难容。 也有很多朋友反对起诉。理由是:让他们出名,何苦来着。 我一直没有起诉,理由却与爸爸有关。爸爸在“文⾰”中受了那么多苦,最后却原谅了害迫他的造反派头头。这事比我在做院长期间为造反派生学解脫困难多了,因为被爸爸原谅的,是整整威胁了我们全家十年之久的狰狞脸谱。 爸爸原谅造反派头头这件事,我曾经在湾台东海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到过。据当时发表的记录,我是这样说的── …⽗亲在“文⾰”十年中受尽苦难,多次都想杀自,真可谓九死一生。待到“文⾰”结束“四人帮”被逮捕,海上清查“文⾰”中作恶的造反派,有关人员多次询问⽗亲“文⾰”中直接害迫他的是哪几个人,我⽗亲总是说:“大概是几个年轻人吧,完全记不得了。不能怪他们“文⾰”是上面发动的,他们年幼无知,响应号召罢了。我如果不被关押,可能也很积极。” 他的这种态度使我很生气,几次盘问,他都不讲。我想起我去农场前与⽗亲告别,曾去求过一个造反派,便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亲说:“问这个⼲什么?他那次不是让我们见面了吗?好的青年,名字忘记了。” 直到去年,我收到一封来自甘肃的信。信中说,他是我的忠实读者,但每次读我的书都感到深深的愧疚,因为他是“文⾰”中斗争我⽗亲的造反派头头,给我们家带来过不小的灾难。他说他见过我,还记得我去农场前与⽗亲告别的可怜样子。信后,是他一笔一画的签名。 我犹豫再三,终于把他的来信、他的名字告诉⽗亲。⽗亲本没忘,听我一说,失神地想了一会儿,立即回过神来问:“他怎么到甘肃去工作了呢?那儿离海上太远了。你如果回信,一定代我向他问好。” 这时我看看苍老的⽗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们民族的灾难太多了,老人不想用仇仇相报来延续灾难。他一再说忘了,是想让他的儿子们及早地走向祥和,走向宁静。 于是,我在宁静中写下了那么多文章,在众多的读者中拥有了一位甘肃⾼原的读者。 (一九九七年一月九⽇晚,台中市东海大学) 记得我刚刚收到这封甘肃来信时曾反复想过,写信的这个人,究竟是我们记忆中的哪一个?是那个能言善辩、怪招迭出的戴眼镜的圆脸矮个子男青年,还是那个长得极像我们学院工宣队头头的瘦个子青年,或是另一个我当时没有注意的人?他本来完全可以不写这样一封信来,但他写了,而且一笔一画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这是他的勇敢,但对我们全家来说,他的来信,以及爸爸对他的原谅,却是对灾难岁月的另一番承受。当年的承受不堪回首,现在要重新唤起并立即抹去那番承受,无异于一场心理苦役,分量与以前的承受一样重,就像把一副重担原路挑回。这是渗透到家门里的事,信封內的事,老人边的事,其间的隐痛难以描述。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承受,我对于震动海內外华文读书界的“石一歌”事件也没有起诉。 “石一歌”事件发展的最⾼峰,是京北一家研究鲁迅的学术刊物发表了一篇题为《余秋雨与石一歌》的大批判文章。文章在无限上纲的声调中,不小心也怈漏了一点实情,例如,那个教材编写组确实是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成立的,存世六年,我只在第一年去过,而且,在我离开很久之后纔有其中个别人开始写一些跟风文章。读遍全文,没有提到署名“石一歌”的哪篇文章、哪句话、哪个字,出于我的手笔,但居然用了这么一个标题。文章还故弄玄虚地说,有关证据刊登在港香的《明报月刊》。我托港香朋友查证,没有;再问《明报月刊》编辑部,还是没有。显然,这是欺侮陆大读者读不到《明报月刊》。 这个骗局本来很容易通过法律手段来揭穿,但我想到爸爸的人生态度,还是没有起诉。 已经决定不起诉的事情,对方再闹,我也不会改变主意。从京北余某和海上《文学报》挑起“石一歌”事件至今已经整整五年,我知道在这漫长的⽇子里,有一批人始终在见揷针、巨细无遗地排查我在“文⾰”期间的全部言论和行动,据说把十年间的每一个月都排了个遍,更没有放过北大胡传的所谓多少篇文章。凭良心说,全国中知识界有几个人经得起这样排查?但是,排查我的结果如何,他们自己心里明⽩。 我把十年的大门彻底敞开,任那么多极不友好的人士在里边东敲西打地盘查了一千多天。对此,我深感骄傲,又深感遗憾。骄傲的理由不必细述,而遗憾的理由却是那些人不理解的,但一切真正的作家都懂。 一个作家,如果在一场民族大灾难中合情合理地做了几件值得深切忏悔的事,那该引发多少刻骨铭心的精彩文章啊,实在是求之不得,但我由于⽗亲的原因连做那样的事的机会都没有,至今只能时时扼腕。 然而“石一歌”事件总需要有一个了结。我的了结方案是这样一个声明: “石一歌”事件已经闹腾了整整五年,影响遍及海內外。为此,本人要对这一事件的两个主角、三个配角,发出悬赏。 这五人中的任何一个,从本书出版之⽇起再顺延一百天,只要能出示我用“石一歌”名义写过任何一篇、一节、一段、一行、一句有他们指控內容的文字,我立即支付自己全年的薪金,作为酬劳。同时,把揭露出来的文字向国全媒体公开。 如果仍然找不到,他们可以自行裁处,我绝对不会要他们忏悔。 这样的方案,总算够愉快的了吧? 但是,那天面对着⽩绷带、穿着旧制服的爸爸,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我怔怔地想,诽谤在国中,是一场大巨的历史灾难而不是个人事件。我个人可以宽恕诽谤者,但有谁来解救无数被诽谤者?按照常理,我是最不容易被诽谤的,因为我不属于任何社团机构,不跻⾝哪种代表委员,构不成和谁争权夺利,从不批判别人,从不参加争论,从不参加会议,还长期不在城市,不在国內,然而即便这样,还是遭到了那么多诽谤。那么,国中还有多少更有可能被诽谤而无处讲理的人呢? 我细细回忆,当年我捧着一束⽩花站在爸爸的隔离室和叔叔的墓地中间,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当时,既不想报仇,又不想反击,更没有想到哪一天能够伸冤和平反。 最大的愿望,只想找到一个能够讲道理的地方。 我只想在那个地方说一句:事实并不是这样,你们也许搞错了。 那个冬天之所以寒冷,是实在想不出普天之下会有这么一个地方。因此,我只能瑟瑟发抖、缩肩跺脚。 没有地方讲理,也就使得那位从甘肃写信来的造反派头头,以及“文⾰”中的其它大批判⼲将,没有机会听到别人讲理,也不知道世上还有那么多做人的道理。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他们最后终于皈服了一些道理,却已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尤其是他们自己的人生代价。 时至今⽇,能不能让他们的后继者们少付一些代价呢?那就需要为他们寻找一个讲道理的地方了。 我想,法院也许正是这样的地方。 我找鲍培伦律师咨询。我问:“对于诽谤和诬陷,不作刑事案件起诉,而作民事案件起诉,有可能吗?” 鲍律师想了想,说:“有可能。但明明是刑事,为什么要违避?” 我说:“国中文人多数是法盲,不教而诛,马上把他们关起来,于心不忍。而且,要关 的人不少。” 鲍律师点点头。 我又问:“诉讼请求中,能够只要求他们道歉,不让他们赔款吗?” 鲍律师奇怪地反问:“为什么?” 我说:“天下一切以毁人为业的人,总是贫困的。” “你又于心不忍了?”鲍律师笑了。 “对。”我说。 鲍律师说:“仅仅要对方道歉,作为一个诉讼就太小了。现在社会上严重的案件那么多,法院要受理你这么一个连赔款都不要的案件,说不过去。还是要象征地定一个赔偿数字。” “你定?” “我定吧。”他说。 我又问:“这样的诉讼,能让传媒不报道吗?” 鲍律师说:“现在司法公开,不可能不报道。我们这方,也只有通过报道纔能辟谣,为什么不?” 我说:“就怕给对方造成太大庒力。因为事实的真相是颠覆的,他们承受不住。” 鲍律师说:“没有庒力还打什么官司?” 我说:“我只想借着法官在场的环境,让他们安静下来,好与他们讲讲理。” 鲍律师说:“你打官司是为了使他们恢复理智?” 我笑了:“有点这个意思。” 鲍律师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想从哪一项诽谤开始起诉?” 我想了想,说:“先找与一九六八年冬天相关的诽谤吧。” “这个时间有特殊含义?”鲍律师问。 我说:“是的,前两天我见到了一套旧制服…”但这么一说把事情绕远了,不知怎么绕回来,因此就没有说下去。 这些年报刊上针对我的大量诽谤文章我自己当然不会一一去看,据广西的杨长勋先生查阅,里边好像已形成一种分工,一九六八年冬天这一段,主要被湖北的一位古先生包了。 这位先生比我年长,我没见过,但对他的名字有点印象。早在十多年前,那时我已经是正教授了,他好像还是讲师,寄给我一篇很长的论文,是他研究我的,⾼度评价我的学术文化成果,连我自己不満意的那些写于思想尚于解放时期的文章,也给予热烈赞扬,对此我很不适应。更不适应的是,他在附信中请求我把他的这篇论文推荐给任何一家杂志发表。这不符合我的行为原则,就把论文退还给了他。 在这之后,还见过他夸张地颂扬我的文字,我都没有回应。没想到,他转眼已经站到我的对立面去了。 为了一九六八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开始读他批判我的文章。 那个冬天的事情,我在本书第二卷第四章《冬天的斯坦尼》中已有详细记述。这位先生批判那个冬天的我,全部依据竟然是胡锡涛先生那篇称赞我的回忆录,这使我感到非常奇怪。更奇怪的是,他从胡锡涛先生的回忆录出发,经过层层推断,七绕八弯,步步上纲,最后居然联上了一宗人命案件。 我对这种推断技巧极感趣兴,觉得那实在是一大文化奇观,借此可以了解我们长辈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极其怪诞的精神遭遇,值得向广大读者郑重推荐。望大家耐下心来,仔细一读。 他的这种推断,既有起点又有结论,可谓首尾完整,只是中间环节跳得太快,有点模糊,需要我们细心揣摩,纔能一步步地体会其中的大致线索。我画过好多图表,就像打⾼尔夫球一样,要从他的第一个洞打到最后一个洞,大概要二十杆左右,我大刀阔斧地减缩成十杆,勉強纔能抵达。下面,我就把这十杆简单勾画一下。 第一杆── 苞锡涛先生在回忆录中说,那个冬天他在文汇报社与海上戏剧电影界的几个专业人员讨论旧俄戏剧家斯坦尼的演剧体系,他出于『左倾”立场“毙”了我写的一篇学术论文(即《关于“从自我出发”》),我毫无怨言,立即奔赴外地农场劳动去了。他自己后来写过一篇《评斯坦尼体系》发表。古先生据这段回忆认为,我即使被“毙”也算“参与”了胡锡涛先生的那篇文章。理由很深奥,似乎是,被“毙”者和开者一起参与了“毙”这件事; 第二杆── 既然是“参与”了,那么,他进一步推断,凭我的写作能力,必然是胡锡涛先生那篇《评斯坦尼体系》的“主要执笔者”而且加強语气,特地注明“无疑”尽管胡锡涛先生多次议抗,声明那篇文章完全是他的,与我一字无关,但古先生还是从胡锡涛先生手里一把夺过来硬送给了我; 第三杆── 苞锡涛先生写的那篇《评斯坦尼体系》发表于一九六九年,发表时署名为『海上⾰命大批判写作组”因此,古先生再大胆地跨前一步,断言我在一九六九年参加了这个组。这一来,使得当时在外地农场数百名难友天天见到的我,成了一个假人; 第四杆── 斯坦尼演剧体系,早在中苏恶后已被国中戏剧界批判了很多年,胡锡涛先生的文章究竟有什么“政治要害”呢?按照大批判惯例,古先生从上而下,先从国中最顶级的政治问题上寻找挂钩的可能。可能是灵光一闪吧,他想到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有一个养女叫孙维世,早年似乎在苏联学过戏剧; 第五杆── 孙维世在苏联学戏剧时,学的是一些什么课程?不太清楚。但推断下来,大概会有斯坦尼演剧体系的课程(古先生显然不知道苏联还有不少其它演剧流派)。那么,胡锡涛先生批判斯坦尼体系,是不是就是在批判那门课程?既然有可能是批判那门课程,那么,是不是也有可能在批判学过这门课程的所有生学,其中包括国中去的留生学? 第六杆── 这就可以用力挥击一了:批判斯坦尼,就是批判周恩来养女早年可能学过的某门课程,问题终于联系到了顶级政治; 第七杆── 更严重的是,孙维世在“文⾰”初期去世了。她是怎么去世的?有可能是因为有人在批判她早年学过的某门课程,她出于对学习生活的恋,心里受不了。于是,古先生勇敢地得出结论,胡锡涛先生写的那篇《评斯坦尼体系》给孙维世带来了致命打击; 第八杆── 苞锡涛先生与孙维世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对她实行致命打击?想必,是江青布置的; 第九杆── 江青地位这么⾼,又不可能认识胡锡涛先生,那是怎么布置的呢?没有任何旁证,可见是『直接布置”也就是咬着耳朵密授机宜,当然不会让第三人知道,因此也不可能拿出证据; 第十杆,终于可以进最后一个洞了── 既然古先生早就判定我是胡锡涛先生那篇《评斯坦尼体系》的“主要执笔者”那么,所谓“接受江青直接布置”、“给周恩来养女孙维世带来致命打击”云云,也全都转嫁给了我。他在批判文章中说到这起人命大案,主语也都改成了我的名字。 经过这样的推断所得出的结论,他居然堂而皇之地公开发表了。 先是零星地发表在京北、天津、广州、武汉、太原、合肥的报纸、杂志、学术刊物上,最后,在广西南宁的一家学术刊物上集大成。 这位先生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潇洒风度,不经意间揭发出了一起直接关系到周恩来、江青的顶级政治命案,而他所揭发的內容,又从未出现在任何“文⾰”史料和家国级的审判中。 更令人惊叹的是发表他这些文章的那么多报纸杂志。对于这种异想天开的“史实”刊登前和刊登后都没有征询过我这个当事人的意见,甚至连发表的报刊都从来没有寄过。从海上到国全,所有发表类似诽谤文章的报刊都是这样,连一些号称“知识分子良心”的著名报刊也无一例外,更不待说那些很少谈文学的文学报刊了。国中 陆大报刊的管理体制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产生“对立制衡”从发表的第一天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官方⾊彩,并由此联动国全。这就是说,它们已经动用公权力完成了一宗国全规模的严重诬陷事件的全部程序,却不愿意对被诬陷者“询问”一句半句。这便是我们的新闻法则吗? 那么,我就拿这件命案起诉吧。 起诉的法院,当然是选当年墓地和隔离室之间半道上的那一家。 起诉的时间,选在年迈的爸爸着渗⾎的绷带穿起那套旧制服引起我惊悚回忆的那天之后。 一九六八年冬天我拿着⽩花缩肩跺脚的地方,现在有了一溜⾼⾼的台阶。 走完台阶,我终于见到了这位⾐着潦草的古先生。 我坐在原告席上,他坐在被告席上。这是我第一次进法庭。 按照诉讼规则,有一些例行程序,然后是双方代理人陈词。一听,对方绕来绕去,想避开孙维世命案。 鲍律师说得很少,他温文尔雅地询问被告:“胡锡涛先生写那篇文章时,孙维世早就去世,天下有什么文章能对一个已经死亡很久的人造成“致命打击”让她再死一次呢?胡锡涛先生写那篇文章时,余秋雨先生一直在外地农场劳动,从来没有回过海上,他是怎么参与的呢?” 没有回答。 鲍律师又说:“你所写的这件事情,你本人未曾参与,也没有其它证人证言,那么,我要问,在你公开发表这个臆想式的结论前,有没有向最主要的当事人胡锡涛先生作过调查?有没有向经历此事始末的海上戏剧电影界的五个专业人员和文汇报社的五个编辑人员作过调查?有没有向被你认为受到“致命打击”的孙维世生前所在单位的任何一个人作过调查?有没有对余秋雨先生本人作过调查?有没有对当时与他一起在外地农场劳动的数百名见证人中的任何一位作过调查?” 被告立即⾼声回答:“如果我研究李⽩,难道要回到唐代,向李⽩本人调查吗?” 他为自己的雄辩笑了。 鲍律师客气地向他点了点头,没有反驳。 只听到鲍律师还在接着问:“胡锡涛先生已经一再发表声明,这篇文章完全出自他自己的手笔,与余秋雨先生一字无关,你看到了吗?” 被告回答说:“怎么可能一字无关呢?难道余先生从来没有写过斯、坦、尼这三个字吗?” 他又一次为自己的雄辩笑了。 鲍律师仍然没有反驳,再问:“胡锡涛先生的回忆中,明明是说余秋雨先生用学术方式抵制了当时的大批判,为此,胡先生还向余先生表达了钦佩和抱歉之情,你现在要把这件事情完全翻过来,我现在再问你一句,能提供任何一点点翻过来的证据吗?” 被告开始亢奋,说:“为什么那么多重要的报刊都发表了我的批判文章?大家都很明⽩,我自己也是那个时代过来的,那时不可能有人抵制大批判!” 听到这里我不能不闭住了眼睛,想着法院西边当年叔叔的墓地,法院东边当年爸爸的隔离室。然后我睁开眼睛,扭头找窗,希望能看到一九六八年冬天在这里长久注视过的萧杀云天,但这个审判庭没有窗。 在法庭的原告席上,我一次次咬着嘴提醒自己:千万忍住。 这有点困难。因为我只要一开口就会说到当年的实真灾难,声音就会变调。鲍律师事前听过我的叙述,知道我的弱点,就一再告诫我:“你尽量少说,让我来说。” 我努力让听觉⿇木,只是长时间地盯着对面被告席上的那个老年男人,不断自问:站在佛教慈悲为怀的立场上,我在说明事实真相之后,能够原谅这个人吗? 哪怕有最后一丝可以原谅的理由,我也要抓住。 终于,我抓住了。──我想,自从我起诉之后,海內外媒体均有报道,港香、湾台、新加坡和欧美华文界的读者们得知基本案情后,大多认为这是最典型、最严重的诽谤案件,但在国中 陆大,凡是在媒体上发言的文化人,全都支持被告。他们完全不在乎我起诉的內容,只说“这是言论自由”、“不能让司法⼲涉文学批评”、“文化人不应该动辄打官司”、“名人难道不会犯错误吗”、“法律应保护弱势群体”…等等,让人不得不叹息,这片土地离“言论自由”、“文学批评”、“弱势群体”等等概念的本义确实太远了。因此,被告只是一大群人的一个代表,而这一大群人,又代表着一段漫长的历史,代表着一个強大的话语权力,代表着一种社会灾难的生成机制、蔓延机制和复燃机制。这么大的空间含量和时间含量,投到一个人⾝上,这个人本⾝就有被原谅的理由。 想到这里,我随手翻了一下由法庭复印换的双方证据。被告拿出来的“证据”不出所料,果然主要是那个金牙齿提供的,与孙维世命案完全无涉,只证明金牙齿“清查”过我。让我感趣兴的是,被告还把我十四年前写给他的一封回信当作“证据”给了法院,证明他那么早就在“研究”我了,与我有过一次通信往来。由此,我读到了自己十四年前的匆忙笔迹。我在那封信的末尾冷冷地写道: 大文溢美之词颇多,由我荐出似有不妥,只得奉还,请谅。 这封信寄出的⽇期是一九八九年一月九⽇。 读了这封自己写的信,我的心态更平和了。你看早在十四年前,他与我之间,已经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我已经在用如此峻冽的口气教训他溢美和求荐的失当。那么现在,为什么不能继续对他进行一点教育?他长期在一所非文科学校里“研究台港文学”但当代优秀的台港作家几乎都是我的朋友,因此我很清楚他的研究⽔平。像他这样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我很清楚。他褒我贬我,都无关爱憎,只是一种追赶,一种试探。他对报刊是仰望的,刚纔我的律师问他证据,他回答说:“为什么那么多重要的报刊都发表了我的批判文章”这居然成了他的“证据”了,当然很可笑,但在他的內心却是一种实真。他从报刊动向中寻得选题,为了发表,把话说得更加极端,试着投稿,正好投合了报刊追求耸人听闻的企图,果然命中。他觉得有那么多“重要的”报刊垫底,而所有这些报刊又都是“府政的喉⾆”也就心安理得了。对这样的人,很难认真生气。 就在这时,我发现法官的眼光转向了我,并对我说:“原告要不要对今天的庭审作最后陈述?” 最后陈述?难道今天的庭审要结束了?我向法官点了点头。 我终于开口了,先向法官说了几句一九六八年冬天我和我的家庭的处境,然后把脸转向被告,想给他说说学术研究的⼊门规则。但一说到“学术研究”这几个字我就噎住了,觉得在这里说这几个字,太奢侈。 那么,怎么劝说呢?我顿了顿,突然想到,不如从他的另一个极端说起。我选了他在一本书中对我的一段过分颂扬,作为例子来分析。他在那里写道: 余秋雨教授继出版了《戏剧审美心理学》后又开始了卷帙浩瀚的《戏剧美学》的写作,这部著作,将体现一个现代国中人对东方戏剧文化最终的探讨。 我说,这里讲的全是“好话”但基本上都是虚假的。我从来没有写过《戏剧美学》,更何来“卷帙浩瀚”?一个人书写得再多,也不可能达到“浩瀚”的地步,那是人家来形容大海的。更重要的是,世上不可能有哪一个学者能对某种文化作出“最终的探讨”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朱熹、王明都不能,你怎么轻易地加到了我的头上? 我劝他仔细想想这种奇怪的吹捧和后来奇怪的诽谤之间的共通关系。 这次庭审结束之后,被告又几度被法院从湖北传唤到海上,我就不出场了,一切由鲍律师代理。 我看到被告在一家报纸上说自己清贫,付不出官司的赔偿款项,更动了恻隐之心。每次听鲍律师讲述在法庭见面的情况,我都要顺便问几句,被告这次穿什么样的⾐服?提什么样的口袋?大概住在什么样的旅馆?是坐火车来、轮船来,还是坐机飞来的?是否有律师陪来?加在一起,大概要花多少钱? 我还问鲍律师,如果到时候判下来了,他拿不出赔偿款,法院会怎么做?鲍律师说:“強制执行,一点儿也不会客气。” 我再次提出,能不能不要赔款了,光让他道歉就成? 鲍律师说,这岂不就成了调解了。 我说,那就调解吧。 法院听说我有意用调解的方式了结此案,就要被告写一份调解草案。被告在调解草案上表示,会在他发表过有关文章的几家报刊上发表致歉声明,他还把这些报刊列了出来。我对鲍律师说:“到报刊上一家家发表致歉声明也得花不少钱,我们⼲脆好人做到底,只让他在法庭致个歉,不要他在报刊上一一致歉了。” 那天,当鲍律师向法官转述我这个意见时,连法官也很惊讶,向我投来征询的目光。我没有表情地点了点头。 于是,被告道歉,承认所发表的文章与事实不符;我宣布放弃赔款要求,但全部诉讼费用还是要由被告支付,好在数字很小,我问过。于是,双方签字画押。 事毕,走下法院台阶时鲍律师问我:“不让他登报致歉,文化界舆论仍然不知真相,怎么办?” 我说:“这些年来,那些人从来不会对我说好话。既然他们不在乎真相,我也不在乎他们知道不知道真相。” 鲍律师又问:“这样一来,致歉的文本只留存在法院,被告以后在社会上、媒体间说怎么办?你看那次庭审结束后他还戴上老花镜在庭审记录上改了那么久,真是奇怪。” 我说:“希望他不会。如果他不会,我也不会在文字间提到这件事情。但这位先生,确实有点难说。”果然,后来被告在湖南卫星电视上说这个案件,连我的主诉內容“孙维世命案”都掩盖了,还在重复所谓研究李⽩不必向李⽩调查的可笑自辩,竟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掌声,最近他又宣称还将就此写一本书。这本应重新起诉,但我还是再一次原谅了他,只是不得不在这里写下以上这些文字。考虑到他毕竟曾经向我正式道歉,仍隐其名。 我与鲍律师边走边说,已经从法院边门走到马路上。临别,鲍律师站住,郑重问我:“准备什么时候起诉背后那个人?” 他说的那个人,当然是指多次给我制造了重大的人生灾难的金牙齿。 鲍律师知道,我这次起诉被告,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有关金牙齿非法窝蔵和散布整人材料的证据。现在,证据拿到了。 朋友们都知道,我是一个能够原谅一切的人,心底不留隔夜之怨。但这个金牙齿,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横贯几十年的“新仇旧恨”多少次下狠心想忘记他,但他总是冷笑着又一次出现在你眼前。天下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生命? 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也放过他吧。算起来他已经很老,听一位记者说,他⾝体很不好,他的子不断为他的行为与他吵架。…年龄法则超过其它法则,我永远也不会去惩罚一个老人,何况他⾝边还有一个懂事的老太太。祝他晚年安康。” 其实,世间很多事,人们只想探究底细,并不想对这个底细有所行动。 此生就是来解谜的,人生的昅引力主要由悬念构成。当答案一经显露,在心底叹一声“果然是他”就已非常満⾜,不必留连过度。 历来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不会惩罚“冤主”的,仅让受害人和读者的眼光最终扫到他,并注视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蒙的烟雾中。甚至,欣赏着这个背影以什么样的⾝手一次次逃脫。一旦惩罚,便落⼊因果报应的通俗套路,虽未尝不可,却降低了等级。 文学作品是这样,实真人世也是这样。 在这之后不久,我又欣赏了另一个苍老的背影。此人突然在很多报刊上宣称“咬嚼”出了我书中不少文史细节上的“差错”还专门出了本书。很多学者、教授、辞书专家看到后对他逐条进行批驳,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章培恒教授还怒斥“这种无端的攻击乃至诬陷,不但用不着负什么责任,却反而在媒体的炒作下,夜一之间名传遐迩”;他却完全不理,一路举着“我咬余秋雨”的旗帜,把书在湾台再版,在港香连载,还在际国书展签名,一时竟登上了亚洲畅销书排行榜,可谓顷刻暴富。与此同时,国全那么多报纸都刊登出他赳赳勇士般的肥硕头像,连港香的《民报》、《信报》也为他让出了大块版面。 亏得重庆马孟珏先生、江西周卓琼女士、內蒙古⻩勇成先生等年长读者来信提醒我,从这个人有本事举着民众完全无法判断的文史细节快速发动起一场国全社会大批判的娴手法,到他声称要“咬嚼骨髓”的⾎腥语言,可以判断他在“文⾰”中一定有过特殊的经历。 当我终于找到答案时,惊得连手上拿着的一本书都滑落到地上,但很快心情又平静了。原来人家是在延续几十年一贯的逻辑:只要批斗,任何人物都可以“罪行累累”;只要咬嚼,任何文章都可以“伤痕斑斑” 懊汉末路,断剑夜风,只能靠咬文嚼字谋生,还是让人不胜唏嘘。 略感震惊的是,这些苍老的背影,当年只能执掌一方呼昅,今天却能煽动四方视听。如果现在那些年轻的职业诽谤者快速追上这些背影并叩首求教,那么,我们从灾难中走到今天的一大圈坎坷长途,岂不又回到了原点?我们又何以向受难的⽗辈们代? 正因为这样,当今世上所剩无几的文化良知,都提起了警觉。 诽谤我是小事,一个真正的标志的事件,是百岁老人巴金重新受到大规模的诽谤和侮辱。 就我个人而言,在家乡童年的书房里读完了巴金先生的《家》、《舂》、《秋》,后来作为他女儿的同学,见证了他最艰难的一段人生遭遇,断断续续,不绝如缕,这从眼前这部记忆文学中处处可以看到。如果巴金的历史被玷污,那么,有关我们⽗辈和我们自己的人生 记忆,也会一截截破残。 就整体而言,巴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硕果仅存的代表人物,是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作家,又是率先否定『文⾰”灾难的人格形象。诽谤巴金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但是,诽谤事件还是大张旗鼓地发生了。 最早反击这种诽谤的是刘再复先生。他说: 现在港香和海外有些人化名攻击巴金为“贰臣”这些不敢拿出自己名字的黑暗生物是没有人格的。歌德说过,不懂得尊重卓越人物,乃是人格的渺小。以攻击名家为人生策略的卑鄙小人,到处都有。 刘再复先生是在遥远的国美科罗拉多写下这段话的,时间是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素来温文尔雅的他,这次看来是真正生气了。 其实刘再复先生说那些攻击巴金的人“不敢拿出自己名字”是因为从来没有在正当的文化行为中见到过这些名字,以为是谁用了化名。事实上,首先攻击巴金“永远是一个一⾝俸两朝的失⾜贰臣”的,是深圳的朱某,他倒没有化名。我只是不知道他的这种言论在港香和海外也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于是,急忙托朋友把他的这类文章找来。 找来一读,大吃一惊。因此,我必须留出一点篇幅来专门说说这个原本也许本不值一提的朱某了。说朱某,其实也就是说“文⾰”说诽谤,说灾难,说巴金,说⽗辈,说我们。 他说巴金“一⾝俸两朝”当然是指巴金在一九四九年之前和之后都活着,又都发表了作品,受到了。这与“文⾰”中海上造反派对巴金的批判一模一样,而且同时横扫了冰心、茅盾、曹禺、钱锺书、叶圣陶等等一大批前辈作家。但他对巴金最仇恨,因为巴金活得长:“用对权势的忠诚来换取⾼⼲病房⾼级保健豪华疗养,换取长寿百岁。” 百岁也成了罪名,这种指控发表在国外,真为国中人争脸。 众所周知,长期卧病在的巴金老人早已把自己的全部稿酬积蓄捐献给了国中现代文学馆和各地受灾民众,但朱某还批判他“一天又一天的收获版税银子”;老人对自己在胡风事件和“文⾰”中的不够坚強作出了令人感动的自省,连笔锋尖锐的湾台批评家李敖先生都因此而称赞巴金伟大,但朱某却利用老人的自省內容,批判他是“坦⽩坯子”、“盖弥彰,虚伪毕现”、“这是忏悔吗?十⾜的狡猾,伪君子”、“欺世盗名”、“何等的忍残与无聇”… 说实话,这些语句已经远远超过了“文⾰”造反派对巴金的批判,更何况,造反派批判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作家,而今天朱某辱骂的,是一位百岁老人。 不仅如此,朱某还伪造了所谓“致朋友于死地”、“家天下”、“巴金庙”、“国有资产流失”等无中生有的罪名,对巴金进行全方位的诬陷。 最不可思议的是,张舂桥当年宣判“对巴金,不毙就是落实政策”而造成巴金在“文⾰”中的大巨灾难,竟也被朱某解释成“因为与张舂桥的人私纠葛” 在这里,我忍不住要引用一些史实来反驳了。 张舂桥与巴金没有任何人私关系,他为什么要那样宣判巴金呢?几乎所有的巴金研究者都知道,全是因为在一九六二年五月九⽇巴金在海上文代会上作了一个题为《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的发言。巴金在这个发言中说: 我有点害怕那些一手拿框框、一手捏子到处找⽑病的人,固然我不会看见子就缩回头,但是子挨多了,脑筋会震坏的。碰上了他们,⿇烦就多了。我不是在开玩笑。在我们社会里有这样一种人,人数很少,你平时看不见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但是你一开口,一拿笔,他们就出现了。 他们喜制造简单的框框,也満⾜于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些框框,更愿意把人们都套在他们的框框里头。 倘使有人不肯钻进他们的框框里去,倘使别人的花园里多开了几种花,窗前树上多有几声鸟叫,倘使他们听见新鲜的歌声,看到没有见惯的文章,他们会怒火上升,⾼举,来一个头痛击。… 他们人数虽少,可是他们声势浩大,寄稿制造舆论,他们会到处发表意见,到处寄信,到处抓别人的辫子,给别人戴帽子,然后到处打子,把有些作者整得提心吊胆,失掉了雄心壮志。 这些话已经⾜以使张舂桥、姚文元这样的老一代大批判⼲将暴跳如雷,没想到美联社又在五月二十五⽇从港香发出电讯,被张舂桥等人看到了。 美联社在电讯中说: 巴金五月九⽇在海上市文学艺术家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说:缺乏言论自由正在扼杀国中文学的发展。 他说:“害怕批评和自责”使得许多国中作家,包括他本人在內,成为闲人,他们主要关心的就是“避免犯错误” 巴金一向是多产作家,他在共产服征 国中以前写的小说在今天国中以及在东南亚华侨当中仍然极受。但是在过去十三年中,他没有写出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 这位作家说,看来没有人知道“手拿框子和子的人们”来自何方“但是,只要你一开口,一拿笔,他们就出现了” 他说:“这些人在作家当中产生了恐惧。” 这位作家要求他自己和其它作家鼓起充分的勇气,来摆脫这样的恐惧,写出一些具有创造的东西。 美联社的电讯中还特地说明,当时京北的导领显然不赞成巴金的发言,证据是所有国全的文艺报刊都没有刊登和报道这个发言。 美联社的这个电讯,使巴金成了“为帝国主义攻击国中提供炮弹的人”因此就有了“文⾰”中张舂桥的“毙”、“不毙”之说。至于新一代的大批判⼲将们为什么故意模糊巴金和张舂桥之间的大是大非,说成是“人私纠葛”我们只要细读巴金的发言就能明⽩。巴金揭露了这些人的师傅们的行为特征,因此字字句句都横越四十年落到了这些徒弟⾝上。他们只怕当代读者读到巴金的这个发言,并由此看出他们的行为源,因此故意把⽔搅浑。 由此,我对这个朱某产生了大巨的好奇,觉得他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概括力的人物,不能让他永远躲在暗处,一直成为刘再复先生所说的“黑暗生物”而应该把他引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 我已经用法律手段引出过金牙齿,那又何妨再引出一个?对此,我有特殊的有利条件。很多年前,正是这个朱某,曾把我对深圳文化的远景设想篡改成现实评价,掀起过一场所谓“为深圳唱赞歌”的批判。人们问他,我为什么要“为深圳唱赞歌”?立即有一个谣言在京北发布,说我收受了深圳的一套“豪华别墅”那么,只要追查这个谣言,毫无疑问能引出朱某。 谣言的发布者是京北一个姓肖的编辑部⼲部,此人还发布过我和港香“豪华别墅”的谣言。当时正好有京北⾼官因“豪华别墅”而被判重刑,天津的杂志上就有人呼吁对我也绳之以法。我想这个官司不难打,一打,准能让“黑暗生物”结束他的黑暗时代。 说到这里,我用比较严厉的口气对他作了一个重要告诫:再也不能拿着金牙齿给他的那些假材料到处塞给人看了。我说:“你再低头看一看,这些材料为什么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这些材料查到的內容,为什么都恰恰集中在邓小平主政时期,而不是这个时期之前或之后的?这些材料上,为什么没有任何单位盖章,没有任何人员签字?更重要的是,这些材料如果是合法的,为什么不上缴府政有关部门归⼊档案,却偷偷地留在这个人自己家里几十年?” 我说:“不管在什么家国,私自伪造、截留、复制、散布、曲解档案都是有罪的,更何况你们是在散布早已被废弃的整人材料!” 我想被告应该听得懂,金牙齿有严重触犯刑法的嫌疑。 想到金牙齿,我又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被告,心想这确实是一个被人家当使的可怜人物,真有一点“弱势”內心更多了一分原谅。 于是委托解士辉律师先向京北市东城区民人法院起诉。初审责令被告到深圳索取我收受别墅的证据,但过了很久再也没有消息。等到再开庭,有没有“豪华别墅”的问题,突然变成了“有没有听到过这种传闻”的问题。有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人作为被告的证人站起来说,听到过。于是,被告胜诉。此外还有一个理由是,原告是“公众人物”这方面的法律保护应该减弱。判决很奇怪,我倒无所谓,最大的遗憾是那个“证人”并不是深圳朱某,我没有把他从黑暗里引出来。 上诉到京北市中级民人法院,法院在终审中引出了一个“惟一证人”替被告证明,他在深圳“听到过”这种“传闻”于是,维持原判,仍然是我败诉,被告胜诉。判决书上郑重地写出了这个“惟一证人”的工作单位、职业和名字:“广州《新经济》杂志聘用记者朱××(原件为实名)。” 果然是他,深圳朱某,终于被我引出来了!但他怎么跑到广州去了? 广州的资深记者董晓敏先生看到他们胜诉的消息后十分震惊,立即到《新经济》杂志社询问,该杂志的营运总监明确回答:“我们杂志本没有这个记者!” 你看,我还是不知道他是谁。 国全很多报纸都报道了我败诉的消息,却没有一家愿意调查一下,那些“豪华别墅”到底在哪里? 过了几天,京北的报纸以通栏大字标题刊登,那个胜诉了的被告还要到法院反诉我,理由是,我表示过“豪华别墅”的说法是“不实之词”而他则认为连“不实之词”也不能说,因为“没有能力核实或没有条件核实不代表不想核实”我说“不实”是篡改了法院判决。因此,可能他要反诉我不理解他的公事繁忙。希望他真的起诉。当然,他们又必然胜诉。 从此,国中人说话要小心了。不能再莽撞地批判假酒、假药,只能恭恭敬敬地说人家“没有能力不造假或没有条件不造假不代表不想造假”;也不能随便批判盗版了,只能小心翼翼地说人家“没有能力出正版或没有条件出正版不代表不想出正版”更不能说谁是坏人,只能说人家“没有能力做好人或没有条件做好人不代表不想做好人”他们太繁忙了,一时顾不过来。 那位“惟一证人”深圳朱某更是繁忙,看到我敢于与他们打官司,便立即把一直指向巴金老人的矛头移向了我。他一边到法院“作证”一边在《山西文学》上连续发表谈话,有一期的醒目大标题是《余秋雨肯定是有问题》,据说这话是我的朋友魏明伦先生对他说的,一下子把他们多年来对我的所谓“历史问题”的诬陷责任,全部栽赃到了魏明伦先生一个人头上。 魏明伦先生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強烈议抗,朱某不得不发表了一份承认“严重失实”的道歉,但一转⾝又在《山西文学》上以头版头条“本刊特稿”的隆重方式发表他与京北那个余某的两次对话,这两个人给我做了一系列空前荒诞的政治结论,而且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那两个苍老背影的推崇和依仗。看得出来,他们觉得已经完全能够控制法庭和媒体,因此彻底地有恃无恐了,充分地享受着一次又一次胜利的狂。 他们还在不断炫耀自己的有权势背景。例如那个朱某发表了他与原共中深圳某工业区退休记书的谈话,其中他对那位记书的谄媚、奉承、吹捧、歌颂,很少有怕羞的读者能够读得下去。他又借那位记书之口,歪曲记书的原意,说巴金“不得好死”并把这四个字用在标题上。那时,正好是巴金老人在病上度过百岁寿辰。 聊可宽慰的是,这次他们暂时没有对付巴金老人。我把他们朝我这边引了一引,好让国中读者少看一次鞭挞百岁尊长的凄惨图景。 我曾请教过两位京北的法学家:我没有收受过所谓“豪华别墅”的寸土片瓦,他们却在家国的官方媒体上一而再、再而三地造谣诽谤,海外媒体大量转载,结果反而是我败诉,他们胜诉,国中的法律就这样了吗? 一位法学家说:“这可能是作上出了问题。你有名,却也只是一个外地的个体文人,到人生地不的京北来起诉府政主管的机关公务人员,也不摸一摸⽔浅⽔深…” 另一位法学家打断他,说:“更可能是法学观念上的问题。不少国中法官相信了一种时髦的说法,认为国中名人不够成,因此法庭应该故意容忍一些诽谤,促使名人成。” “百岁老人也不够成吗?”我问。 他们一愣,随即苦笑了。 我随即正⾊说了一段话:“国中名人确实不够成,但肯定要比国中法律成。因为在名人受难的时代,法律没有出现。法律重新下地走路,还是改⾰开放之后的事。当然,比名人和法律都成的,是那帮人。” 有人说,不管是为巴金老人还是为了我们自己,都不必反驳那帮人。 美籍华人陈栎之先生送来一副漂亮的对联: 清雅之口,何必驳难无稽之谈; 超世之笔,岂可描画驱鬼之符。 我回答说:“他们当然不是我们的文化对手,却是我们的生活空间。” 江汝祺教授在旁听了一笑:“生活空间?你没听说大家都在进⼊虚空间吗?假酒、假药、假凭文、假记者层出不穷,盗版者敢于公开批判反盗版,造谣者敢于以造谣者的⾝份上电视,全都侃侃而谈、笑容可掬。民众已经适应他们,我们已经斗不过他们。他们中有的人,已经升任一座城市的文艺主管。说不定,他们不久以后还会发表文章,说你的叔叔并没有屈死在“文⾰”之中,至今还活着,住在格陵兰岛你的又一套豪华别墅里…” “更⿇烦的是巴金老人,”我接着他的口气说“过不了几年,很可能有人把他算作文化大⾰命的导领者,否则他为什么提出要建“文⾰”博物馆?” 我们边说边头摇,是啊,到那时,实真的历史都已埋进墓地,默然无声。他们现在已经是法庭上的“惟一证人”传媒间真正的“公众人物”城市里的“文艺主管”到那时,更是一言九鼎。 倒是几天之后的一个电话,稍稍唤回了我的一丝乐观。 电话里传来年轻的声音:“余老师,您完全赢了!” 一问,原来是一群大生学在某省卫星电视里看到我的两个被告在信口放言。生学们在电话里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说:“他们太掉份了。从⾐着、口气、手势、站相、坐相,都没法看,没法听。” 下一代心中的输赢,在生命形态上。 这些孩子早就热衷于虚空间里的网络游戏,但虚空间并不接受一切虚拟,反而能在⾼速变换的节奏中轻易地唾弃一切恶劣虚拟、低智虚拟、破陋虚拟,直接敏感生命的本体信号。 “你们听清楚他们说什么了吗?”我问。 “闻到一股不好的气味就应该立即掉头,哪有心思去品味?”他们说。 他们竟然觉得,一个人的“气味”比什么都重要。也许,事情就这么简单。 下一代的这种态度,反倒有可能绕过历史魂阵,直问天、良知和审美直觉,从而留下人类最珍贵的一点东西。或许,这也可以算作历史墓地边的新世纪法庭? 我们不能对下一代有太⾼的期许,但可以肯定,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不会有趣兴跟着去做历史的盗墓贼、国中的新纳粹。 这是我经历多年考察后对华中文明整体路向建立的某种信心,广大读者都知道。 就在这种一直缥缈而摇曳的“信心”中,我爸爸去世了。 自从上次摔跤后,他很少外出走动。这天他想走走了,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捧着保温茶杯,自己悄悄地下了楼。看到墙边黑板报上有通知,居民委员会办公室里在开一个老年人的会,他想去听听,便朝那里走去。纔几步,又摔跤了。 这次摔跤是致命的,他再也没有起来。 对我而言,爸爸走的真不是时候。 我早就想过,我们做子女的无法决定⽗⺟亲走的时间,却可以努力让他们走得放心。这些年见到爸爸⾝体⽇渐衰弱,我总把我和子的实真处境瞒着他,骗得他放心。现在他一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回头一看,全都知道了,心情一定很坏。 他终于知道,我这些年是在骂声中度过每一天的,年年都成为国中文化界被骂得最多的人。 那三个字,由祖⺟构建、由他裁定的我的名字,成了这片土地上什么样的闲夫走卒都能来咬一口、啄几嘴,又都能以此度⽇的三字诀。 爸爸一定会在冥冥中焦急地问:“他们究竟是谁?” 我会告诉他:“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确确实实养育了一个比较有“人缘”的儿子,竟有那么多人甘愿抹黑了脸为他的生命行为作注解。因此,顺带又养活了那么多人。” 这是普济众生。那就放心走吧,爸爸!我为你诵经。 经曰:“菩提萨cuiy依般若波罗藌多故,心无gui碍,无盘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这就是祖⺟念了一辈子的《心经》。 我把这一段的意译为—— 大菩萨, 大智妙, 引渡彼岸, 无所不了: 了却牵挂滞碍, 了却恐惧烦恼, 远离颠倒假想, 走向清净寂寥。 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我的意译是—— 去吧,去, 到彼岸去; 一起超度, 大觉大悟! 好了爸爸,去吧。 |
上一章 借我一生 下一章 ( → ) |
借我一生小说网是最值得收藏的小说阅读网,免费提供高质量借我一生最新章节,收录当前最火热的网络小说,是借我一生爱好者必备的小说阅读网。余秋雨所撰借我一生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借我一生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